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发展,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与中铁重工集团、中铁装备集团、中交天和济南重工集团等十余家国内盾构机生产厂家,建立紧密应用合作关系。在北京地铁16号线,地铁、广东佛山地铁、无锡地铁、苏州地铁,成渝高铁,甘肃刘家峡水电站、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中进行了配套应用。
上世纪80年代,当时还是柏乡县农业机械修配厂副厂长的王永代,在河南洛阳拖拉机厂考察学习期间,从与当地水电局一位领导无意间的谈话中,捕捉到国内煤炭工程急需“注浆泵”来完成施工的机遇,通过技术转让,成功生产出了当时国内台KBY50/7.0-11双液压注浆泵。
“三门峡水电站工程部以每台1.4万元的价格,进了3台。”王永代记忆犹新地说。设备生产后,王永代与销售部门多方推销,哪有施工单位,哪个企业可能需要注浆泵,他逐家拜访、讲解产品性能和设备优势,后硬是“啃”下了几个大订单。“记得淮南矿务局,一年之内就进了三十多台设备。气动注浆泵”
转眼间,到了上世纪90年代。随着注浆泵销量不断刷新,王永代逐渐意识到售后服务成为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企业开始着手培育“技能型、技术型、管理型”青年人,让更多青年人“强”起来,时刻做“挑担子”的人。
1995年,在铸造车间的赵玉敏被调到售后服务部,开始对售出产品进行售后服务和维修。
售后服务作为销售的延伸,关系到产品后续的维护和改进,也是增强与客户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。“售后服务的优劣,直接关系到形象和根本利益,也间接影响销售业绩。售后服务做好了,可以增加销售机会,做不好,也可以毁掉一个关系网。所以每当接受一次任务指示,我都会像上战场一样做准备,为的是顺利完成每一次售后服务工作。”赵玉敏说。
“刚调到售后服务部的时候,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现场经验上我都是很欠缺的,所以一开始由老同志带领着我出去进行售后服务工作,现场试验时我在旁协助、记录、积累现场经验,学习如何与客户有效良好的沟通。”赵玉敏在经过几次现场学习后,便开始独自一人去现场。
赵玉敏次外出服务是到长沙铁路局,对2台液压注浆泵进行设备调试和替换零部件。
当时,长沙铁路局对铁路路基进行维护,在使用过程中注浆泵的轴向密封损坏严重,赵玉敏发现这一问题后,急忙与取得联系。当时技术总工魏世青得到消息后与工程师王建忠、赵敬国在当时车间主任张计国的带领下对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,做出了整改方案。“当时注浆泵的电机与油泵靠皮带传动,产生的径向力导致轴向密封磨损严重。经过整改,通过增加轴承座消除了油泵的径向力解决了密封磨损问题,降低了零部件的耗损,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。”赵玉敏说。
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,气动注浆泵进行了2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改造。
由魏世青带头,针对电机发热、噪声大、皮带打滑等问题,在原有注浆泵的基础上进行优化。包括把轴承座升级为轴对直连,取消了皮带,彻底根除了皮带老化打滑;将2级电机升级为4级电机使转速降低了一倍消除了电机发热问题;把铸铁轴对升级成铸钢轴对,解决了轴对断裂现象。
“这也是我次作为售后人员参与到技术改造中,这也为我日后转型到技术研发上夯实了基础。”赵玉敏说。
此时,气动注浆泵随着全国工矿、地铁市场的发展,加大了对注浆泵的需求,注浆泵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,河南省耿立工程设备有限和省镇江长城注浆设备有限相继成立,形成“三足鼎立”的局面。
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现有产品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,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研发新产品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“在煤炭挖掘过程中,因为煤炭挖掘深度在不断变化,挖掘环境也发生变化,导致岩层压力增大,巷道发生位移,地应力添加,对挖掘构成了严重影响。”王永代说。
1998年,企业针对煤炭挖掘过程出现的问题,开始研发大排量、大功率、压力大的注浆泵。经过不懈努力,企业自主研发的KBY5016/22型号双液压注浆泵研发成功,产品一经推出,深受欢迎,销量逐年提高。
2006年,为了扩大生产,增加市场占有率,王永代成立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,并任董事长、总经理。“随着市场客户需求的提升,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,提高注浆泵设备的品质,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。经过多年发展,我们已经认识到发展大势,认识到创新已成发展的不二法宝,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企业的发展,才能打响注浆泵设备行业品牌。”王永代说。
魏世青说:“通过加大投入、扎实工作,成立了‘12人学习研发小组’,结合企业产品开发需要,通过多种途径选调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各大工程项目一线,分别到晋煤集团寺河矿、淮南矿务局新集1矿、2矿、郑州煤矿等地,跟班下井,针对设备的缺陷和不足,现场跟踪反馈,为系统解决注浆泵关键技术升级问题提供依据,也为企业以后一次次更新换代奠定基础。
注浆泵,液压泵,气动泵,气动注浆泵,液压注浆泵http://www.zjm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