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,搜索相关资料。也可直接点“搜索资料”搜索整个问题。
盾尾间隙是客观存在的。首先要知道隧道生产的顺序是推进,拼装管片再推进、拼装,如此反复。管片是在盾构机内部(盾尾)进行拼装的,拼装完管片后进行下一环的推进,在下一环的推进过程中,管片会慢慢的脱出盾尾,与土壤接触,一般完成一环的推进后,上一环的管片有一部分留在盾构机内,另一部分则和土壤基础。
实际情况下,盾构机在推进的时候不可能保持一直线,况且设计轴线也不可能是直线,所以盾构在推进时需要不停的纠偏使其基本按照设计轴线推进。前面说到管片是在盾尾进行拼装的,紧贴着盾尾,但既然要纠偏就不可能完全紧贴,要不然盾构机就被管片卡死了。所以在盾尾和管片之间是有一定的空隙的,这个就是盾尾间隙。
再来说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。前面说管片是在盾构机内部进行拼装的,那应该就好理解盾构机的外径是比管片的外径大,也就是说管片脱出盾构机时,注浆泵管片和土体之间是有空隙的,如果这个空隙没有及时的进行填补,那可以想象隧道上(管片上)的土体会塌陷下来,从而造成地面的沉降,而隧道下没有东西支撑了,隧道也会陷下去,气动泵发生位移。从而就需要进行同步注浆。气动泵同步注浆管管道出口就设置在盾尾的尾部,注浆泵在管片脱离盾构机的同时进行注浆,气动泵通常是在圆周上设多个孔,这样就可以贴补管片与外部土壤的空隙。
同步注浆是在盾构推进的同时进行的,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地面的沉降和保护隧道,使其不发生位移。而二次注浆是在后期发现同步注浆效果不好,再补注浆液。二次注浆是补救措施,注浆泵能不用当然不用,而且效果一般也不好,对地面的沉降尤其没什么用了,人家沉都沉了,不可能再顶上去吧。
后是注浆压力控制,一般在盾构机上会有注浆泵,普通是控制两点,注浆泵的出口压力,另一个点放在注浆管上。一般注浆管从盾尾部分开始就是埋在盾构机里面了,直到注浆管的出口都埋在盾构的钢板里面。所以为了可以方便更换都放在埋设部的前面一点。注浆压力通常就是控制这个压力,压力大小设置和盾构机的埋深有关系,埋得深外部压力就大,如果你的注浆压力不够,那就打不太出去了。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?评论收起
展开全部同步注浆是盾构掘进时注浆,二次注浆是指掘进后所注浆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?评论收起
注浆泵,液压泵,气动泵,气动注浆泵,液压注浆泵http://www.zjm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