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5月31日)出版的《组织人事报》刊载了记者俞嘉骏撰写的李斌的事迹。全文如下:
2010年1月15日,总书记来到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基地考察,总书记对陪同视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市委书记说:“这就是我们树立的典型”。
这个典型,就是曾先后被授予市劳动模范、市优秀员、全国十大杰出工人、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、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“敬业奉献”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,现任电气液压气动有限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的李斌。总书记这样说,是因为在“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”的大背景下,李斌发挥着一个员在岗位创新中的模范带头作用,立志和他的团队一起,用他的行动改变着中国液压技术尚处世界较低水平、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基础件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。
1980年底李斌从技校毕业,人生起点并不高,好奇、好学是他的内在动力,忠诚、实践是他的人生坐标。“岗位缺什么,我就学什么;企业需要什么,我就补什么,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成为同行中的,中国一定不能输给外国”。李斌是这样说的,也始终是这样做的。
刚参加工作赴瑞士企业学习时,他的行李中比别人多了四本厚厚的德汉词典,只要求他们学习简单的加工操作,但他不甘心,利用各种机会,把每一个调试步骤、每一项程序记在心里。30多年来,他不断学习进修,每到读书日,下班后赶十几公里路程到学校,如饥似渴地学习掌握各类知识。他把学习成果全部用于生产实践和发展企业之中,成为全国同行业知名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,实现了由一名操作型工人成为知识型工人,进而成为创新型工人、专家型工人的飞跃。
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埋头苦干、任劳任怨上,更要体现在能适应时代发展、能掌握先进技术、能推动先进生产力上。
为提高液压技术,李斌主动提出并承担了“高压轴向柱塞泵/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”的重点攻关项目。在他的带领下,高压轴向柱塞泵/马达的11个关键技术难点全部取得突破,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;创新性地运用了球窝直径及球形轮廓度的快速测量方法,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球窝直径测量仪,解决了传统测量方式测量误差大、测量范围小的问题,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速度;研制开发了高速、高压液压泵全性能试验台,为产品的性能测试和可靠性保障提供了先进的试验手段。这项创新技术先后申请19项发明专利及21项实用新型专利,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发展,打破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和技术封锁。目前该系列产品已经进入中国的主要工程机械制造厂商,也为国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,并在2009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李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党员的历史使命感。全国总工会组织“劳模技术服务队”到汶川灾区开展援助工作时,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批赴灾区“劳模技术服务队李斌分队”,在余震不断的东方汽轮机厂,他运用自己的技术专长,排除设备故障,进行调试维修等,为东汽尽快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尽了自己的一份力。
李斌曾患有恶性肿瘤。住院前,为了生产,他把许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资料,经过悉心整理,给厂里和班组留下。医生要他必须在家休息三个月,但他却顾不了那么多。李斌只休息了一个星期就上班了。一走进数控车间,他就忘了病痛,边编程序,边选刀具,及时调整走刀切削转速,耐心细致地指导班组同志们操作,直到大家全部掌握操作要领。
李斌身兼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高级专家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,他的讲课、报告、讲学从来都是免费。一次应邀去安徽,在作报告前几分钟突感不适,发烧发热,直冒虚汗。主办方见状,提出改期再作报告,但李斌却以坚强的毅力坚持将报告作完,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。
注浆泵,液压泵,气动泵,气动注浆泵,液压注浆泵http://www.zjma.cn